设为首页 | 收藏本站
 
网站首页 信息公开 党风政风 审查调查 媒体聚焦党纪法规库
大将许光达的育才之道
来源: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   编辑:延边州纪委02   发布时间:2018-07-04 08:58:30 关注 次

  “勇敢顽强的战斗作风、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、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、虚心钻研的学习作风。”装甲兵院校的校风源自许光达身体力行的四种作风。

  许光达大将是中央军委确认的36位当代军事家之一,也是我军著名教育家。新中国成立后,许光达担任装甲兵司令员,兼任第一坦克学校校长、装甲兵学院院长。许光达不当挂名校(院)长,而是直接参加院校党委常委会,为院校制定校风,为学员上战术课,指导院校确立人才培养目标,无愧于装甲兵教育事业的奠基人。

  “教育的任务,在于改造人,使之获得改造社会的工作能力”

  1938年1月,许光达从苏联回到延安,任抗大训练部部长。1939年10月,许光达任抗大三分校校长,这是许光达第一次独立担任一个军校的校长,给了他施展才能的空间。在三分校,许光达强调一切工作服从教育。他说:“教育的任务,在于改造人,使之获得改造社会的工作能力。”

  1950年6月,许光达任装甲兵司令员兼政治委员。装甲兵创立初期,遇到的一个突出矛盾是严重缺乏干部。许光达指出“装甲部队建设中最重要最艰巨的工作是训练干部和‘专家士兵’”,要坚持学校训练、在职训练“两手抓”。许光达报请中央军委“集中力量办几个合乎标准的学校,也要办几个次等的学校或训练班”。在许光达任装甲兵司令员期间,装甲兵先后组建了10所院校,成为当时诸兵种中院校最多的单位。许光达向中央军委提出,装甲兵干部不能从战士中直接提拔,一定要走学校培养这条路,使装甲兵成为全军第一个实行院校毕业生当军官的部队。

  1950年9月1日,我军装甲兵第一所院校——坦克学校(1952年5月更名为第一坦克学校)成立,许光达兼任校长。在开学典礼上,许光达说:“坦克学校的诞生,是人民解放军建军史上的又一创举。建设一支强大的坦克部队,责任就落在了你们的肩上。你们要下决心当中国人民的坦克手,当个坦克专家。党给了我们这样的任务,我们就一定要完成这个任务。”会后,许光达视察坦克学校临时校址。他发现,教室、营房、教员和教材严重缺乏,更没有训练场地。许光达将这些情况上报中央军委,最终选择了合适校址。

  1952年9月1日,在第一坦克学校成立2周年之际,许光达强调:“学校工作是长期的,要干一辈子,是终身的事业。”“要专门化,钻研一门,成为专家,战术的、技术的、射击的、通讯的、工程的、行政管理的、政治工作的、政治理论的,有权威的专家,现在不要‘万金油’的干部了。要为学校更加壮大,培养出更高质量的学员,为造就大批的各种专家而奋斗。”

  许光达提出,坦克学校的学员要达到“思想意识健康,服从组织,遵守纪律;勇敢,顽强,艰苦朴素,有朝气,有学识,有技术,工作称职”。根据自己的思考,他提出要坚持“四种作风”:“勇敢顽强的战斗作风、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、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、虚心钻研的学习作风。”长期以来,第一坦克学校、装甲兵技术学院、装甲兵学院等数所装甲兵院校,始终以许光达制定的这四种作风为校风。

  “缺乏具有一定知识的干部,就不能训练出坚强的部队”

  装甲兵院校创立后取得了一系列成绩,但也暴露出不少问题,如教员业务水平不高、不按照条令教程进行教学等。许光达要求,教员“要精通业务,教员不精通业务不行”“教员不精通业务,就讲不好课”。1953年1月,他在全党军事系统高级干部会议上再一次指出存在的问题:“学校战术教员水平很低,都是些连、排干部,本身战斗经验不多,也没有系统地学习过;文化不高,只是经过几个月训练就当教员,当然是很勉强的。”

  装甲兵是一个技术兵种,不学习就不可能办好装甲兵院校。许光达一直重视装甲兵干部的学习。他在1953年5月的装甲兵干部会议上提出了“加强业务学习,提高技术水平”的号召,“必须坚持贯彻在职干部教育计划”。为提升部队文化水平,1953年1月,在全党军事系统高级干部会议上,许光达提出:“在十年内使全军排以上干部每人都受一次军事训练,有正规的,有短期的,一年或是半年也好。”他认为,“缺乏具有一定知识的干部,就不能训练出坚强的部队”,对装甲兵干部提出“提倡钻研学术”的要求。1958年,许光达送装甲兵技术部长孙三、政委丁铁石进入“哈军工”装甲兵系学习。当时,少将孙三在学员中军衔最高,丁铁石是大校。随后,许光达又选派几批装甲兵干部去苏联学习。

  为推动装甲兵系统的学习之风,许光达指示装甲兵各级领导机关建立“军官日”学习制度,给干部自学创造必要的时间条件,并身体力行。一有时间,他就去教室听课,并保持普通学员本色,认真做笔记。一次,许光达到第二坦克学校听射击课,对一个问题有些疑惑。他大胆提出问题,教员认真地在黑板上画图解答,然后问许光达:“懂了吗?”许光达像一个普通学员一样站起来回答:“懂了。”

  许光达经常钻进坦克里,学习技术知识与操作技能,以便更加客观地编写和审定装甲兵战斗条令及教程、教范和教材。1958年8月他到第二坦克学校学习驾驶技术。天气炎热,教员劝他开窗练习驾驶。许光达说:“打起仗来难道也能开窗吗?”驾驶练习结束后,年轻教员都汗流浃背了,而许光达还要参加坦克的保养。面对别人的劝阻,许光达说:“我是装甲兵司令员啊,不懂点军事技术,怎么去领导部队呢?再说,我也是装甲兵的普通一兵啊,为什么不能干这些事呢?”在许光达表率作用的感召影响下,广大装甲兵官兵学军练武蔚然成风,军事技术素质有了大幅度提高,战斗力显著增强。

  既要贯彻“少而精”,又要坚持高标准,要正确处理平时和战时的关系问题

  随着坦克部队的迅速发展和正规化、现代化建设,装甲兵急需中高级指挥人才。1958年6月1日,装甲兵学院在山西大同成立,许光达亲自兼任院长。

  许光达的办学思路是清晰的。在他看来,装甲兵学院的成立对我军建设具有重大意义,它担负着为中国建设一支强大而优良的人民装甲兵的光荣使命,要培养为共产主义奋斗,对党无限忠诚,能掌握党的路线政策,具有现代军事理论和军事技术、知识,适应装甲兵建军作战需要的中高级军事、政治干部。他明确指出:“装甲兵学院应该面向部队,经常与部队、与各兄弟院校密切协作,成为装甲兵军事学术和教学工作研究的中心。要不断地总结教学经验,整理研究成果,以推动装甲兵的教学工作和学术研究工作。”

  对于许光达来说,这个院长不是挂名的,而是要切实解决学院建设中的许多重大问题。他亲自参加学院党委会,研究教学、生活、工作关系问题,经常深入课堂和训练场,参与制定和修改教学大纲,并亲自给学员上战术课。

  1960年12月29日,许光达参加装甲兵学院党委常委会,就党委团结提出要求:“党委在会上决定的东西,不能在会后各干一套,也不能不按党委决议精神向群众各说一套。如果这个首长这样说,那个首长那样说,口径不一致,下面就无所适从,或者容易被钻空子。有些问题还没有决定的,大家要交换下意见再答复下面。”针对教学变化大、师生难以适应的问题,许光达说:“教学方面,现在变化太大,要稳定一个时候,要把教学大纲、教材、制度相对地稳定下来。现在方针、政策明确了,有条件可以稳定下来了。我看目前学院解决这个问题是很迫切的,政治运动一般不停课,在政治学习时间内机动。”许光达很关心装甲兵学院师生的生活和切身利益,他在参加学院党委常委会时说:“比如在院校学习四年,毕业临走时,学员等汽车就等了四十分钟,本来是完全可以办好的事,但没办好,这种疏忽是不能原谅的。马马虎虎不负责任,临走时还给人以不好的印象。有些事情是领导考虑不周到,变化又多,比如教员买煤,服务社过去送上门,现在又说不送了,要教员自己去拉煤,又没有工具。这样的问题应该解决嘛!”

  1964年2月,毛泽东在教育工作座谈会上提出“少而精”的方针,“现在的教育方针路线是正确的,但方法不对。我看教育改革,这样不行。学制可缩短。课程多,压得太重是很摧残人的。学制、课程、教学方法、考试方法都要改革。”7月16日,装甲兵召开院校工作座谈会,多数人强调训练内容要“少而精,短而少”,也有人认为训练内容的多少要看训练出来的干部是否称职。许光达强调二者不可偏废,既要贯彻“少而精”,又要坚持高标准,要正确处理平时和战时的关系问题,军队一切工作要立足于战时,部队训练工作更应这样。许光达的讲话统一了全体人员的思想,对装甲兵院校正确贯彻中央军委的训练方针,端正训练指导思想产生了积极影响。

  截至1965年,装甲兵院校共培养出各级各类干部27200余人,技术兵员14900余人,保证了当时装甲兵建设发展的需要。许光达把自己的优良作风和办学理念融入到装甲兵院校的建设中,形成了“忠诚无悔、忠武无敌、忠勇无畏、忠正无私”的“光达精神”,成为装甲兵院校和装甲兵传人的红色基因和血脉传承。


 
要闻 <更多
  • ·吉林市丰满区人民法院党组书
  • ·松原市工商联原党组书记、副
  • ·松原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原
  • ·州纪委州监委开展“党建促脱
  • · 中纪委每月通报:各级纪检监
  • · 中共中央关于追授郑德荣等
  • 警示忏悔 <更多
  • · 自以为瞒天过海,他错过组织
  • · 公安英模何以蜕化为警界败
  • ·中国纪检监察杂志:别让好政策
  • ·67张补助存折是如何“消失”
  • · 贪欲难遏,警服换囚服 —
  • · "三关"不过 难度余生
  • 廉园文化 <更多

    生活之味

    自乐清贫

    怎样做忠诚的

    高风亮节
    ©365betmobile 版权所有 关于我们 网站声明 .